資料檢索

會員登入







訂閱電子報

   出版品介紹


集叢名: 帕奧禪師蒞臺弘法滿十年叢書001
著作者: 帕奧禪師(Sayadaw Pa-Auk)
題 名: 顯正法藏
內容簡介: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自 序

  應當致力於了知四聖諦。
  『諸比丘,正是由於不了知、不徹見四聖諦,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長久的輪迴中流轉、徘徊。是哪四項?
  諸比丘,正是由於不了知、不徹見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導致苦滅之道聖諦,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長久的輪迴中流轉、徘徊。
  諸比丘,那苦聖諦已經被了知與徹見;那苦集聖諦已經被了知與徹見;那苦滅聖諦已經被了知與徹見;那導致苦滅的道聖諦已經被了知與徹見;對於存在的貪愛已經被切斷,通向存在的渠道已經被毀滅,已經不會再有來生。」(《相應部.第一邊際村經》Pathama Koñigàma Sutta, S 3.377-378)

  「諸比丘,那些沙門或婆羅門不如實了知:『這是苦』;不如實了知:『這是苦集』;不如實了知:『這是苦滅』;不如實了知:『這是導致苦滅之道』;對於這些人,我不視他們為沙門中的沙門,不視他們為婆羅門中的婆羅門。這些尊者不能在今生以智慧親證、進入且安住於沙門果或婆羅門果。
  然而,諸比丘,對於那些了知此四聖諦的沙門或婆羅門,我視他們為沙門中的沙門,視他們為婆羅門中的婆羅門。這些尊者在今生以智慧親證、進入且安住於沙門果或婆羅門果。」(《相應部.第二邊際村經》Dutiya Koñigàma Sutta, S 3.378-379)

  「因此,諸比丘,應當致力於了知:
   這是苦……
   這是苦集……
   這是苦滅……
   這是導致苦滅之道……。」(《相應部》S 3.363)

  緣於這些話,當比丘想要解脫長久的生死輪迴時,他必須致力於徹知四聖諦。
  在這期的開示裡,我詳細地根據《轉法輪經》及其他經來解釋四聖諦及導致證悟它們之道。
  《轉法輪經》是佛陀開悟後開示的第一部經,被視為佛陀的一切教法的根基。
  我所給的開示主要是這部經的註釋,以及《無我相經》和兩部《皮帶束縛經》。為了協助聽眾,這開示的內容反映這些經的內容之概要。
  在《轉法輪經》裡,我討論四聖諦及導致證悟它們之道。
  《無我相經》著重於解釋五取蘊的無我相。對於禪修者,無論是任何一種五蘊,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內或外;粗或細;劣或勝;遠或近,都應該以正確的智慧如實地知見它們為:
  •這不是我的(苦),
  •我不是我(無常),
  •我不是我的自我(無我)。

  在兩部《皮帶束縛經》裡,我從各種角度以不同的方法來解釋業報法則,以便清楚地了解第二聖諦──苦集聖諦。
  苦諦法與集諦法是觀智的目標;觀智則是世間導致了知滅諦的世間道諦。觀智是想要證悟涅槃的禪修者必須培育的世間聖道。
  如果禪修者培育世間聖道,也就是觀智,當它成熟時,在觀智的末端會生起知見涅槃的出世間聖道。證悟出世間八聖道分時,它們逐步地把諸煩惱滅盡無餘。
  培育觀智時,禪修者必須觀照苦諦法與集諦法這那種行法為無常、苦、無我。
  在此,我要澄清無常、苦、無我這三相。
  什麼是無常?
  五取蘊及它們的因是無常。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生滅與變易,或因為它們變成有之後又不復存在。生滅與變易是無常相,或變易的方式。換句話說,變成有之後又不復存在是無常相。
  同樣的五取蘊及它們的因是苦,因為說到:「無常的就是苦。」為什麼呢?因為不斷地遭受生滅逼迫。不斷地遭受生滅逼迫的方式便是苦相。
  在此,禪那樂或禪那法也是苦。為什麼呢?身與心的樂受是變易法(變易苦),因為它們變易時是苦生起之因。捨受及三界中其餘的行法稱為行苦,因為它們遭受生滅逼迫。
  身與心的苦受稱為內受,因為它們的自性、名稱與痛苦。
  雖然這三種受擁有不同的名稱,它們都是苦,因為說到:「無常的就是苦。」而且它們不斷地遭受生滅逼迫。因此苦的含義是很廣的。
  同樣的五取蘊及它們的因是無我,因為說到:「苦的就是無我。」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主宰它們的力量。不受個人的意願主宰便是無我相。
  禪修者以生滅智觀照這一切真實本性。換句話說,他透過觀智解脫了污染,而穩定地走在行道。
  如果禪修者觀照這三界的行法為無常、苦、無我,漸漸地他的觀智便會成熟,最終證悟了四聖諦。
  若禪修者以須陀洹道果智證悟四聖諦,他便完全解脫了投生四惡道。若他以斯陀含道果智知見四聖諦,他最多只需要再投生到人間一次。若他以阿那含道果智知見四聖諦,他將完全解脫欲界,只能夠投生到梵天界。若他以阿羅漢道果智知見四聖諦,他將解脫這長久的生死輪迴。
  因此,對於想要解脫這長久的生死輪迴的禪修者來說,了知四聖諦是必要的。然而,要了知四聖諦並不容易。請大家看一看以下這部經。

  有一個洞的軛

  「諸比丘,假設這大地變成一大團的水,有人將中間有一個洞的軛丟在裡面。東風把它吹向西;西風把它吹向東;北風把它吹向南;南風把它吹向北。如果有一隻瞎眼的海龜,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諸比丘,你們認為怎樣?那隻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瞎眼海龜,會不會將頭伸入那塊軛中間的洞呢?」
  「世尊,如果碰巧的話,那隻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瞎眼海龜,會將頭伸入那塊軛中間的洞。」
  「同樣地,諸比丘,人們也是碰巧獲得人身;如來、阿羅漢、正等正覺者碰巧出現在世間。
  諸比丘,你們已經獲得人身;如來、阿羅漢、正等正覺者已經出現在世間;如來宣說之法與律正在照耀世間。
  因此,諸比丘,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苦』;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苦的原因』;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苦的息滅』;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導致苦滅之道』。」(《相應部》S 3.398)

  如果禪修者以四個聖道智了知四聖諦,這些智慧將會逐階地把無明與愛滅盡無餘。無明與愛這兩種結是眾生長久以來不斷地生死輪迴的主要原因。請看以下的經文:
  「諸比丘,正如一枝被拋上空中的棍子,當掉下來時,有時尾端先著地,有時頭部先著地。同樣地,被無明蒙蔽及被渴愛所束縛的眾生,從這一界去至另一界,又從另一界來到這一界。其因何在?因為他們不了知四聖諦。」(《相應部》S 3.384)

  所以應當致力於了知四聖諦。
  願大家了知四聖諦。
  願大家善解佛法。
  願大家解脫這長久的生死輪迴。

    帕奧禪師
    (Pa-Auk Tawya Sayadaw)
    緬甸蒙省毛淡棉帕奧禪林

下載檔案:k4-0.pdf

放大顯示



帕奧禪林台灣分院
1.靜樂禪林

 地址:54445南投縣國姓鄉長福村長雙巷29號
 電話:00886-49-2432891  傳真:00886-49-2432231
 免費通話:Skype至靜樂禪林 Skype至靜樂禪林
PA AUK TAIWANDIPA
1.Samanasukhavana Forest Monastery

 No.29, Changshuang Ln., Guoxing Township, Nantou County 54445, Taiwan
 Telhpone:00886-49-2432891  Fax:00886-49-2432231
 Call Me:Skype To Santisukhavana Forest Monastery Skype To Santisukhavana Forest Monastery
2.法藏講堂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地址:71148台南市歸仁區民權八街85巷1號
 電話:00886-6-2301406  傳真:00886-6-2391563
 免費通話:Skype至上座部佛教學院
  郵件:[email protected]
2.Fa Zang viharaTTBC: Taiwandipa Theravada Buddhist College
 Address :No 1 lane 85, Ming Chuen St. 8, Guei Ren Dist., 71148, Tainan, Taiwan
 Telephone:00886-6-2301406  Fax:00886-6-2391563
 Call Me:Skype To TTBC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權所有 2009
法藏講堂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TTBC: Taiwandipa Theravada Buddhist College Kappiyagana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