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檢索

會員登入







訂閱電子報

   出版品介紹


集叢名: 帕奧禪師蒞臺弘法滿十年叢書003
著作者: 瑪欣德尊者(Bhante U Mahinda)
題 名: 沙馬內拉學處
內容簡介:
  【序言】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華人佛弟子開始留意到流傳於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以其原始樸素的風貌、嚴謹的道風、嚴密的教理、系統的禪修次第,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熱愛正法的人們的青睞和重視。爲了更好地學習與實踐佛陀所教導的戒、定、慧三學,他們當中有些人在前來南傳佛國修習禪觀的同時,也請求出家成爲沙馬內拉或比庫,親身體驗一段簡單、寧靜的梵行生活,一部分人甚至終生獻身於追求導向究竟滅苦的正法。
  談到出家,首先要接觸與學習的就是戒律。然而,目前在中文世界中值得閱讀與參考的戒律書籍可謂屈指可數,至于專門就探討沙馬內拉學處而又不違背上座部傳統的書籍則更是寥若晨星。爲此,編譯者從巴利三藏及其義註中翻譯並編寫與沙馬內拉有關的學處,彙編成冊,專供那些有心學戒、持戒的初學者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彌補華人圈中南傳上座部佛教戒律書籍緊缺的現況。
  本書正文共分爲十章。第一章介紹世尊允許男孩出家成爲沙馬內拉的最初緣起。第二章則是依照緬甸的傳統列出沙馬內拉出家受戒的程序。
  第三章至第五章這三章内容是世尊專爲沙馬內拉制定的學處,共分爲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各十條。其中,第三章詳細講解沙馬內拉十戒,每一條學處皆依「文句分別」「違犯條件」和「不犯」三項來進行解釋。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爲應該滅擯和處罰沙馬內拉的十種情況。
  從第六章開始到第十章實際是世尊爲比庫們所制定的學處,但由於它們也是沙馬內拉應該受持和遵行的,所以也可以算作是沙馬內拉學處的一部分。其中,第六章爲七十五「衆學法」,是關於出家衆進入和坐在俗人住區、托缽時、用餐時、說法時等的行止威儀。第七章爲「十四種行儀」,它們是沙馬內拉所應當遵行的行爲規範或義務。
  第八章則是選譯自《律藏》的《大品》和《小品》中有關沙馬內拉也應當學習與遵行的其他各種學處。第九章所列舉的並不屬於沙馬內拉的學處,但它們卻是爲了護持比庫們持好戒而必須懂得的比庫學處。第十章則是摘譯沙馬內拉平時應當省思、唸誦的日常作持文。
  最後的跋語以持戒為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能令正法久住 (承前啟後),是獲得世間、出世間功德成就的根本為綱,輯錄經律中的佛語教言來讚歎與肯定持戒的功德利益。同時,書後還特編寫了《詞語匯解》,希望能讓讀者更簡明系統地瞭解與本書有關的一些巴利語專有名詞。

  本書雖然名爲《沙馬內拉學處》,但是它對一切有心於學戒、持戒的佛弟子都是有幫助的。對於比庫來說,本書的後半部分有五章的內容是比庫學處,而且在份量上還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二以上。即使對於前面的沙馬內拉所專有的學處,也是作爲大衆之師的比庫們所應當學習與瞭解的。對於守持十戒或八戒的戒尼來說,第二章的《受戒程序》和第三章的《十戒釋義》與她們的學處相差無幾,同時第九章的《護僧須知》也是她們應當知道的。對於守持八戒或五戒的在家居士而言,其中的《受戒程序》和《十戒釋義》也多有共通之處。只要他們有機會親近比庫和僧團,他們同樣也必須明白《護僧須知》。
  另外,在緬甸、泰國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有短期出家的傳統習俗。然而,僧團對待長期與短期出家者的態度都一樣,至於出家時間的長短、何時捨戒還俗則全由其個人自己決定。同時,戒律乃世尊所制,對於所有在世尊正法、律中出家的人來說,無論他是長期出家還是短期出家,只要身披袈裟、受人信施,就必須認真地學習與嚴格地持守。

  有一定佛學基礎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在本書中對一些人名、地名等巴利語專有名詞採用了新的音譯。比如漢傳佛教的專有名詞「沙彌」(爲梵語 sramaneraka的訛略音譯),本書依巴利語samanera音譯爲「沙馬內拉」;漢傳佛教的「比丘」(梵語bhikùu的古音譯),今依巴利語bhikkhu音譯爲「比庫」;漢傳佛教的「羯磨」(梵語karma的古音譯),今依巴利語kamma音譯爲「甘馬」等。
  衆所周知,這些漢傳佛教的音譯術語絕大部分是從梵語(Sanskrit)翻譯過來的,而南傳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經典語言則是巴利語(Pali)。由於這兩種語言分屬不同的語支,故本書對這些巴利語專有名詞將根據巴利語的實際讀音進行重新拼譯。同時,南傳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語是佛陀當年說法時所使用的馬嘎底語(Magadhi,摩揭陀語),這種語言在兩千多年以來一直都被南傳上座部佛弟子們尊奉為佛陀的語言(Buddhavacana)和聖典語(Pali-bhasa),受到廣泛的學習與使用。當今,華人圈中對上座部佛教以及巴利語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編譯者在此也希望借著對部分巴利語專有名詞採用直接拼讀(新音譯)的方法,來幫助諸善人們瞭解和學習巴利語。
  由於本書是在享有盛譽的持律和止觀禪修道場——緬甸帕奧禪林(Pa-Auk Tawya Forest Monastery) ——翻譯編寫成書的,因此,在整個編譯過程中,筆者可以輕而易舉地向多位博學多聞的善知識請教與討論書中有關的戒律與巴利語的問題。編譯者很榮幸能有機會與這些良師益友們共住並向他們學習。
  在此,編譯者首先要感謝他最尊敬的戒師以及恩師——緬甸帕奧禪師(The most Venerable Pa-Auk Tawya Sayadaw),正是禪師的那份對戒律的嚴謹以及對傳統的忠誠,成爲編譯本書的基本原則。衷心地感謝緬甸帕奧禪林能背誦整部律藏的Vinayadhara(律藏持者)、Mahà Kammatthanacariya(業處大導師)Pakhokku Sayadaw U Kovida,以及Ven. Kundadhana, Ven. Ukkamsa, Ven. Dhammasara, 斯里蘭卡的Ven. R. Sudhammabhivamsa等,這些可敬的長老們很耐心地回答了編譯者有關書中的疑難問題。感謝有心爲華人圈上座部佛教作貢獻的臺灣Ven.Santagavesaka(覓寂尊者),本書有多處參考了尊者的戒律方面的譯作。由衷地感謝臺灣Ven. Sujutiko(明德尊者)三度細心地校對書稿並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臺灣Ven. Sopaka(觀淨尊者)就本書的整體理念提出了很有建設性的意見。也感謝臺灣Ven. Mettà(明法尊者)和Ven. Gunaviro(德雄尊者)提供緬甸第六次結集的巴利語三藏CD (CSCD)以及其他珍貴的律典資料。同時,也感謝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出版流通本書。
  最後,筆者把編譯本書的功德迴向給他的父母親、諸位師長、同梵行者、所有熱愛正法的人,以及一切有情,願大家隨喜的功德,能成爲早日證悟涅槃的助緣!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瑪欣德比庫
        (Mahinda Bhikkhu)
        序於緬甸帕奧禪林
        2007-05-15

下載檔案:k6-0.pdf

放大顯示



帕奧禪林台灣分院
1.靜樂禪林

 地址:54445南投縣國姓鄉長福村長雙巷29號
 電話:00886-49-2432891  傳真:00886-49-2432231
 免費通話:Skype至靜樂禪林 Skype至靜樂禪林
PA AUK TAIWANDIPA
1.Samanasukhavana Forest Monastery

 No.29, Changshuang Ln., Guoxing Township, Nantou County 54445, Taiwan
 Telhpone:00886-49-2432891  Fax:00886-49-2432231
 Call Me:Skype To Santisukhavana Forest Monastery Skype To Santisukhavana Forest Monastery
2.法藏講堂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地址:71148台南市歸仁區民權八街85巷1號
 電話:00886-6-2301406  傳真:00886-6-2391563
 免費通話:Skype至上座部佛教學院
  郵件:[email protected]
2.Fa Zang viharaTTBC: Taiwandipa Theravada Buddhist College
 Address :No 1 lane 85, Ming Chuen St. 8, Guei Ren Dist., 71148, Tainan, Taiwan
 Telephone:00886-6-2301406  Fax:00886-6-2391563
 Call Me:Skype To TTBC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權所有 2009
法藏講堂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TTBC: Taiwandipa Theravada Buddhist College Kappiyagana
Counter